一般是鼓励交互设计师团队,试着做一些新玩意儿出来,而且要能对商品迭代提供现实帮助。所以团队内某出色设计筒子,总能拿出一些非常前卫的交互设计。但在讨论是不是运用到具体商品的时候,会被我需要:大家往后退一步,后退一步比较安全。他会引出世上最早进企业的商品,也都用了这种方法,于是大家开始了团队讨论。第一团队提出了一个问题:哪个是用户?要去改变他们的体验,大家需要要先了解这一点。每个用户群,他们的物理属性或社会属性都不同,生活方法、态度也不尽相同。因此,他们去体验的交互办法也都不相同。假如你特定的用户群里,80%用户都用WindowsXP,那样就尽可能少提供WindowsVista或Win98的交互模式。在这群人中,他们的心智模型和别的群体有大同之处,但大家更多的是要去注意到不同。用哪种交互方法,需要大家对我们的用户有好的把握,在翻译IDEO的工具包的时候,看到有人提出,IDEO设计出来的东西都非常强,但最后成效可能在中国并不好。这也提醒了大家,交互方法有非常前卫,中庸的,也有低端的。但大家要选择的,是在大家我们的这个商品体系内,最正确的那个。即便是低端的交互方法,也可以在大家的商品上用,只须对大家所面对的用户群来讲,是好的。4年前,一同事问过我:你感觉hao123这个商品有意义吗?我当时非常愤青的回答:没意义!又难看!又没用!但4年之后,你再问我相同的问题,答案则大大的相反。为自己设计的商品选择最正确,而不是最前卫的交互方法,可能可能才可以成为一名更好的交互设计师吧。信息发布:深圳网站制作
TAG标签: